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是我院推进的新技术@BIM与装配式套用一句最近的流行体: 大家好,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是我院推进的新技术@BIM与装配式 ![]() 如何提高施工效率是建筑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,BIM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,并成功占据了行业热搜榜,成为当下关注度最高的话题。 为贯彻实施《2016-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》和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》 ,发挥信息技术重要作用,稳步推进技术进步,有力地支撑创新发展,提升我院技术现代化水平。推动我院从“CAD设计”向“BIM设计”转型,加大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协同设计技术的应用,缩短设计周期、降低设计成本、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,以全新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我院设计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升级,9月29日,我院特召开装配式产业政策宣贯会议。 ![]() 关于BIM 建筑信息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,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,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。它具有信息完备性、信息关联性、信息一致性、 可视化、协调性、模拟性、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。 从BIM设计过程的资源、行为、交付三个基本维度,给出设计企业的实施标准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内容。BIM(建筑信息模型)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,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,并可以用于设计、建造、管理的数字化方法。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,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、大量减少风险。 当建筑业被程序化后,一切就显得井然有序了!BIM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模式缩减了建造工期,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因素影响,节约了劳动力并提高了建筑质量。此外,个人还可以按照自己喜好DIY房子,墙体可以反复拆卸和利用,不会产生建筑垃圾! ![]() 统一构件包括阳台、墙板、楼板、楼梯,通过BIM技术进行构件设计将构配件标准化(包括单元标准化、构配件标准化、构造节点标准化),厨卫,阳台模板化交由工厂生产。 高效的生产: 部件的拼装: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集成性,从方案到施工图,工厂制作和运输,现场装配全过程,甚至考虑到建筑日后的拆除,真正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控制。 会议内容 一、 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我院建筑设计信息化水平,着力增强BIM、大数据、智能化、移动通讯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,建筑设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,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。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设计人员。根据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》的要求,到2020年末,我院作为建筑行业甲级勘察、设计单位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。到2020年末,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、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项目的勘察设计、施工、运营维护中,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%。 二、主要任务 1、加快BIM普及应用,实现勘察、设计技术升级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推广基于BIM的协同设计,开展多专业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,优化设计流程,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。研究应用基于BIM的集成设计系统及协同工作系统,实现建筑、结构、水、暖、电等专业的信息集成与共享。 在工程项目设计中,普及应用BIM进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、优化、绘图、审查,以及成果交付和可视化沟通,提高设计质量。 在工程项目勘察中,推进基于BIM进行数值模拟、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,研究应用构建支持异构数据和多种采集方式的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,实现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。 在工程项目策划、规划及监测中,集成应用BIM、GIS、物联网等技术,对相关方案及结果进行模拟分析及可视化展示。 2、建筑产业现代化 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,推进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及全生命期管理应用。参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参与方之间在各阶段、各环节的协同工作。 3、强化我院知识管理,完善数据中心 改进勘察、设计信息资源的获取和表达方式,探索知识管理和发展模式,建立勘察、设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。完善知识库,实现知识的共享,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的价值,积累并科学利用勘察、设计知识资源,辅助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。支撑智慧企业建设。 建立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、审查及存档系统,推进基于二维图的、探索基于BIM的数字化成果交付、审查和存档管理。逐步开展白图代蓝图和数字化审图试点工作。建立完善工程项目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,转变档案管理服务模式,推进档案信息共享。 5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深度融合 进一步完善并集成运营管理信息系统、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。深度融合BIM、大数据、智能化、移动通讯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实现BIM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,促进我院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。 |